穷其一生去追求极致和完美

发布日期:

2016-04-18 00:00

新闻来源:

华中数控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最近从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上,会频繁看到“工匠精神”这个词,那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呢?是不是一定要从事制造业才能谈及工匠精神呢?其实不然,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工匠精神”。个人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专心、专注,从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并倾其一生去追求极致和完美。

我们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曾出现过许多令人尊敬的工匠,他们成就伟业的同时,自己也书写了一种令世人难忘的“工匠精神”。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赵州桥,是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建造。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的地震和8次左右的战争,承受了无数次的车碾重压,饱经风霜却依旧雄姿不减;还有《庄子》中记载的“庖丁解牛”故事,不用眼睛看,直接凭感觉解牛就游刃有余;《卖油翁》中那个老翁“以我酌油知之”,不用称,就知道斤两。这些历史典故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做到专注极致,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我们进入了21世纪,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过去说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经实现,国产的飞船已经载着我们的宇航员遨游太空,国产的蛟龙号也已可下潜7062米,国产卫星能清晰地拍到你家门口停的汽车,国产的高铁时速也已达350公里/小时,俨然,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科技大国。

但正像我们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我们享受当今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我国竟然没有一家超过200年的长寿企业,而日本有3000多家;中国在飞机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像歼-20、运-20、国产大飞机等等都已经成功首飞,但看似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这些飞机统一使用着国外发动机的尴尬;中国企业才刚刚攻克生产圆珠笔头的难题……

现在国家又重提“工匠精神”,一定是我们这个社会,至少是有多个行业缺少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常说的“差不多”。什么事都是差不多就可以了,正是这种“差不多”想法,让我们造出的有些东西在国际竞争中就“差得多”。

如果我们不虚心向他人学习,不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后果不堪设想!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家日本餐厅,规定了餐桌必须擦七遍,日本员工都是规规矩矩,每天严格按规定擦七遍,后来餐馆来了一名中国留学生打工仔,他觉得日本人“太愚蠢”,偷偷减到五次,三次到一次,最后他被餐厅炒了鱿鱼,并在行业内广而告之,这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虽然擦桌子看起来貌似是一件小事,但是他们仍然按操作流程,规规矩矩地把事情做好,这就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职业操守,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这可能就是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拥有在世界上最多的长寿企业,也是国人对日本又恨又怕的地方。

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大清帝国刚建成北洋舰队时,邀请日本海军上校、浪速号驱逐舰舰长东乡平八郎来参观。在水师提督丁汝昌的陪同下,东乡平八郎登上了镇远号巡洋舰。当时北洋舰队所有的大型军舰都是在英国订造的,很是威武雄壮。东乡在参观结束后向日本当局报告:“清朝海军虽然吨位多,但不堪一击!”果然,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已升任日本海军司令的东乡平八郎率领日本海军一举击溃了北洋舰队,“来远”、“威远”、“靖远”号相继被击沉,丁汝昌自杀。东乡的判断何以如此准确呢?原来在镇远号上,他发现了两件“小事”——大炮的炮筒上挂着水兵洗过的衣服;下船之后,他的白手套因抚摸栏杆,扶手变得很脏了。这两件事让他觉得,清朝海军缺乏严明的纪律,就算武器再精良,也不会打胜仗。小事永远是大事的根,每一棵生命之树的衰荣都可以从它的根上找到答案。

谈到“工匠精神”,不能只停留在看两本书,做两件事上。只有对制造一丝不苟、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完美穷其一生的追求,才有可能达到“工匠精神”的境界。在这里,我来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来谈一谈。比如中央研究院中试部负责公司产品转产前的中试验证工作,包括产品试制和测试。虽然看似不如研发产品那么起眼,但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每项测试、每项认证都一丝不苟做到位了,那么才能确保产品转产后达到设计要求;如果抱着“差不多”的思想,本来需要做十项测试工作的却偷工减料只做五项,那么产品一定会出大问题。这些日常工作都能反映出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态度。

大家可能会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工匠精神”显得那么的高不可攀和遥不可及,其实说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有无“工匠精神”就体现在你做事是否“用心”。

只要我们抛弃“差不多”的想法,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用心”去完成交给的任务,这本身就体现出了“工匠精神”。如果你能一辈子都用这种态度对待工作,一辈子都兢兢业业地做事,你的境界必会升华,你的人生定会充实,你也就发扬光大了“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