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制造大国不能没有“中国脑”

发布日期:

2006-08-25 15:50

新闻来源:

华中数控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编者按
数控化是制造业的一场革命。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实质上是数控技术的竞争。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给以关注和部署。

“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技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16个重大专项。

数控技术关系到国家经济利益、产业安全和国防安全。同时,数控技术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典型代表。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出发,加快发展数控系统产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从事装备制造、数控系统生产研究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为我们的“制造大国”由大变强,翻开新的一页。

制造业是国家的基础性、支柱性的战略产业。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先进的制造装备。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作母机”,是先进机械制造装备的典型代表,是制造装备的装备。从生活用品到汽车、电力设备的制造,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控机械,而现代国防工业中高精尖武器的制造,则更需要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的数控装备。

数控系统,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利器

数控系统为什么这么重要?如果把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比作一个人,那么数控系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就相当于人的“大脑”:通过数控系统的指挥调度,复杂的车、铣、刨、磨、镗等工序就可以在一台机床上轻松地自动完成。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之后,数控机床就与装备制造工业,特别是汽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众所周知的“东芝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数控技术对于国家军事工业制造水平的巨大影响:前苏联应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潜艇螺旋桨后,精度大大提高,潜艇噪声大大降低,从而导致西方反潜设施失效,引起西方国家极大的恐慌。

数控技术已成为一种快速提升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利器,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指挥国产数控机床干出一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漂亮活儿的,绝大多数还是地地道道的“外脑”———国外数控系统厂商生产的系统。

假如一天,“洋脑袋”不愿再装备中国……

假如某一天,这些指挥机器干活漂亮的“洋脑袋”不愿再装备中国,结果会怎样?不敢想象!

目前我国每年需进口1400亿美元商品,其中70%是用来购买外国的生产线和各种工农业、服务业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随着这些装备数控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进口这些设备所花费的外汇也迅速攀升。在整个数控机床中,数控系统部分的造价又占到了30%—50%。

而目前中国市场上高端数控系统90%以上的份额都掌控在国外两家著名数控公司的手中。如果两家公司不再为我国提供数控系统,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将面临灭顶之灾。
这一担心是杞人忧天吗?

由于数控系统对军事工业水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外数控系统厂商都将复杂数控系统视作一种超越经济价值之上的战略物资看待。目前,国外某些数控系统厂商对我们购进的高性能五轴联动数控产品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作出了十分严格的限制。在这个问题上,价值规律完全不起作用,尤其是一些关键、复杂数控系统产品,更是想买都买不来。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把控制权交到别人手里,寝食难安!

数控这样的战略高技术,是买不回来的

国外对我国却一直采取技术封锁、高档产品限制、低档产品倾销的歧视政策。所以中国数控产业经历了“三打祝家庄”,“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困境。惨痛的历史教训使我们明白了一个硬道理:对于数控系统这样的战略高技术,靠钱引进根本办不到;盲目效仿国外,也只会落后挨打,受制于人;中国数控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

“如果数控机床全都配备国外数控系统,即使产业发展壮大,我国机床厂也不过是国外产品的‘加工中心’‘组装中心’,而不是制造中心!”中国机床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理事长、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吉红教授呼吁:“我们要想成为制造大国并最终成为制造强国,中国装备就不能没有‘中国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