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雕刻师”贺潇强:铸“国之重器” 将数控机床功能发挥到极致

发布日期:

2021-01-14 13:13

新闻来源:

央视网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央视网消息: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贺潇强的工作恰恰相反,精雕细琢,利用机械化生产出相似性极高的产品。

在他的加工下,两个一模一样的铝制核桃成型了,纹理流畅、形态优美,如精致的艺术品一般。而雕刻1:1比例的核桃,只是贺潇强训练自己手艺的一种方式。

微信图片_20210114113547.jpg

贺潇强练习专业技能完成的艺术作品

作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三研究院某数控加工中心的数控铣工,90后贺潇强主要工作是为导弹加工精密部件,他先后承担了多个被誉为“国之重器”产品的研制生产工作。

走出山西吕梁大山,贺潇强从未接触过五轴技术的毕业生到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冠军、全国技术能手,一路走来,没有捷径,全靠耐心苦练。

2021011213134725968.jpg

贺潇强在核验加工所用刀具

从机械加工小白到“数控达人”

2012年,不到21岁的贺潇强从技校毕业到了一线机加岗位工作。一进厂,师父让他干的是最基础的“打方”,就是把加工用的毛坯料的六个面全部铣平,邻面垂直,对面平行。

当他把10件活干完进行测量时,竟没有一件是合格的。由于材料不同,用刀转速、刀头大小也不同,要刀刀精准没误差,贺潇强只能做一件事:好好练功!

从此以后,他除了每天给师傅打下手,空闲时间全用来练习基本功,就这样,贺潇强一步步成为岗位骨干。

工艺要求的4道(0.04毫米)以内的误差,他硬是控制到了2道(0.02毫米),不到一张纸的厚度!同时,他总会将做报废的零件悉心保存,一有时间就拆了装,装了又拆,从曾经的失误中吸取教训,在重复练习不断沉淀经验。

2021011213143379126.jpg

贺潇强(右)与同事准备某重要零件的加工

五轴编程弱,那就现问;比赛使用的编程软件没用过,那就现学……终于,有了勤学苦练打下的基础,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他就报名参加了单位举办的技能选拔大赛,获得了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数控组第二名的成绩。

走进贺潇强的工作间,堆放在一边的技术书籍格外引人注目,他说:“别人不愿钻研的东西你去钻,别人不愿加班你去花时间,总有一天你能有一技之长。”

2021011213152693331.jpg

贺潇强(右)与同事做新设备首次加工准备工作

也正是这股要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劲,让他练就了一身真本领。早在2014年,他大胆尝试了五轴高速切削,使刀具线速度达到800m/min,使某型号零件的加工效率提升了近9倍;自主优化了框架零件加工程序,设计出“旋风铣”的加工路径代替传统“深度分层”加工方法,使框架的加工效率提升了2倍……扎实的功底来自勤奋的积累,而高超的技艺也让他对这份工作更加热爱。

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他的复赛成绩排在第五,擦着边进了决赛,但最终凭借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决赛中一鸣惊人,捧回了奖杯。贺潇强称自己比其他人幸运,但是这份“幸运”是钻研和坚持的果实。

2021011213154448529.jpg

贺潇强(中)与同事研究新型加工方法

稳扎稳打 铸航天精品

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四月,他主动请缨,跟随队伍去了偏僻的试验场。准备工作中,他发现两个零件的间隙异常,需要用数控机床返修,跑遍周边,只找到一台非常落后的普通钻铣床。

此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将零件带回北京返修,要么带着零件去周围的繁华城市寻找数控机床,一个周期长,一个未知性太大。

看着眼前那台古老的普通钻铣床,他顿了顿说:“利用钻铣床加工将零件损坏的可能性较小,精度可以保证,让我来试一试!”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方案太冒险,可从他坚定的眼神中透露出来的信心又给了大家希望。

2021011213161236412.jpg


最终,他凭借自己七年多的加工经验,将零件利用百分表找正,使零件基准面与X轴平行,保证了零件的加工精度,最终滑块间隙异常彻底解决。

一旁的老师傅看着他一步一步气定神闲的操作,不由发出了赞叹:“我工作20多年了,一直都是拿眼睛瞄线钻孔,几乎没怎么用过百分表精确找正的方法,小伙子大有作为,不愧是干航天精品的!”

摸透机床 将功能发挥到极致

“机床,我摸透了。”贺潇强如是说道。因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他所在的机加分厂将四台卧式加工中心、两台五轴加工中心、两台四米龙门铣及两台六米五轴龙门铣的安装验收重任分派给他。

几年来,他将机床的功能发挥到极致,“精雕细琢”无数产品的“骨骼”,完成多项急、难、险、重的任务。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他那颗不断钻研、视数控学习如生命的心。

2021011213163458344.jpg

贺潇强(右)与同事探讨加工技术难题

贺潇强深知一台价值昂贵机床的功用,他四次亲自去四川、济南试切设备,一方面是将自己这些年在数控编程、工装设计、零件加工工序设计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应用于国产数控系统,实现在数控设备上的在线测量、在线补偿和自动加工,将机床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一方面是为了在机床厂家提前发现这些新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功能的全面性和精度可靠性,减少国产设备及国产系统在现场磨合时间。

与机床相关的技术材料几乎被贺潇强翻烂,他发现并提出的90多个问题全部得到解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提前测试了所有生产线运行功能,完成了所有设备的调试工作,如今设备的现场安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21011213165062810.jpg

贺潇强在调试国产数控系统某新功能

来自山西吕梁革命老区的贺潇强,身上还有一股特有的质朴。有一次,厂里接到紧急任务,已经赶到火车站的贺潇强二话不说,马上退掉好不容易抢到手的春运车票匆匆赶回厂里。

“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一个冠军,一名90后,这些都是贺潇强身上的标签。

回首这几年的足迹,贺潇强觉得自己不过是航天事业一线工作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从事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怀揣一颗“匠心”是他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他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密钥。

来源:央视网 (文/董淑云 赵国伟 图/封晓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