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技术冲破封锁线,期待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发布日期:

2020-10-01 14:58

新闻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显示:

【大】 【中】 【小】

文章源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琳

“华中数控的技术突破是‘逼出来’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粟说,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针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封锁事件频发,一些关键领域因未掌握核心技术而被“卡脖子”。

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李光教授说,“解决‘卡脖子’问题,跨部门、跨学科协同创新非常重要。”

两位专家认为,应该从华中数控冲破封锁线的历程看得更远,深化科研体制改革,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华中数控的突破有四大特征

汪海粟长期研究产业经济。他分析,我国高质量创新多发生在国防科研和生产制造领域,由于国家利益、特殊环境和特别事件的综合作用,该领域的创新活动具有相对封闭、自力更生、自主控制和自成体系的基本特征。这既与国家安全有关,又与国外封锁有关。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该类创新,通过实行举国体制、集中科技精英和实施系统工程,最终都实现了先进技术和产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目标,对形成该领域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具有深远影响。

华中数控在技术上的突破与上述创新极其相似,是“逼出来”的,具有国家支持、专家聚焦、校企合作、深化改革四大特征:一是2009年启动的国家重大专项有助于中国数控系统的研究、开发、应用、迭代和完善;二是华科几代科学家长期聚焦,并实现了该领域的高水平自主创新;三是科研团队在产业化中解决技术痛点;四是学校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系列举措,使该类创新活动得以建立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

汪海粟指出,华中数控冲破封锁的历程,表明中国高校不乏具有家国情怀、能够求真务实、尊重科学规律的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有出国留学的经历,长期跟进学科前沿,并形成了对特定领域原理性、性能性和可靠性技术的研究能力。华科这群专家以解决中国制造业重大技术难题为己任,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开发出以中国诀窍、中国专利和中国特色为标志的高端数控系统。

他建议,湖北武汉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基地,有一批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武汉各高校又有一群优秀的科学家,二者有效结合,有可能形成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武汉模式,这未尝不是武汉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选项。

科技创新要激发人的活力

李光长期从事科学与科技政策、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研究。对于华中数控突破封锁线的历程有所了解。“华科一群科学家接力奋斗,实现了国内高性能数控系统替代进口、从0到1的突破,让人振奋。”

他认为,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打破科技封锁,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跨部门、跨学科协同创新非常重要。从长飞光纤到华中数控等许许多多的例子来看,我国科研团队有着“着眼于未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科技创新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在政策上鼓励打造创新集群,建立科技创新利益共同体,踏踏实实做好沉淀、积累工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社会资本等多方主体力量,持之以恒,我们最终会在多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汪海粟提出,要充分肯定这些科学家,通过全面改革相关评价体制,让他们得到实惠,使其成果能够更快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很有必要

前不久,《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布。公报显示,我国科技经费投入规模稳步增加,结构持续优化,基础研究占比首次突破6%。

公报同时显示,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2.83%)、日本(3.26%)等科技强国相比尚显不足,基础研究占比与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的水平差距仍然较大,R&D产出多而欠优的现象亟需改善。

汪海粟认为,目前高校的科研体制和经费渠道的既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急功近利和论文导向。提高高校基础研究投入,让科研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长期专注对科学规律探索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与时俱进和后继有人的重要前提。

李光也注意到这一点。他说,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一些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不小,这与我国工业基础积累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有关,也和科技创新效率不高有关,需要持之以恒地保证基础研究的时间和资金投入,通过创新机制和科技评价体系来提高效率。